最美四“阅” 好书相伴——金平县人民检察院开展世界读书日之好书推荐活动
最美人间四“阅”天
春风漫卷书香来
好书,像长者,谆谆教诲
好书,似导师,循循善诱
今天,让我们一起品读检察干警推荐的书籍,一起翻开心中的书页,让温柔的文字伴我们走过四季,感受知识带来的温暖和光亮。

《毛泽东选集》
◆ 作者:毛泽东
◆ 推荐人: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张学涛

推荐理由:《毛泽东选集》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,其中有大量革命实践的理论总结,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辨。比如,斗争哲学:认清矛盾,把握主动权。毛泽东在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中提到“谁是我们的敌人?谁是我们的朋友,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”,这反应出毛泽东思想中辩证的矛盾史观。实践哲学:实事求是,知行合一。毛泽东在《反对资本主义》中提到“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”。群众路线哲学:坚持人民至上,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。毛泽东在《论联合政府》中提到“人民,只有人民,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”。毛泽东思想是一面穿透历史的现实镜鉴,“实事求是”的永恒价值之一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的思维方法。

《茶馆》
◆ 作者:老舍
◆ 推荐人: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廖玉莲

推荐理由:老舍的《茶馆》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巅峰之作。老舍以北京一家茶馆为窗口,通过70多个角色的碎片化对话和命运片段,拼贴出时代全景,将皇权崩塌、民族资本兴起、底层苦难等历史洪流浓缩在方寸舞台。老舍用精炼的北京方言塑造人物,一句“莫谈国事”的招牌、松二爷的“大清国要完”等台词,既幽默又刺痛,充满黑色讽刺。剧中人对“活着”的挣扎(如卖女儿的康顺子)、对尊严的坚守(如常四爷“自食其力”的骄傲),至今引发共鸣。老舍曾说:“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,可以容纳各色人物。”这部不到百页的剧本,恰似一壶酽茶,初品辛辣,回味苍凉,最后留在舌尖的,是对人性与民族命运的深沉思索。

《焦虑的人》
◆ 作者:弗雷德里克?巴克曼
◆ 推荐人: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高业鸿

推荐理由:《焦虑的人》是一部温暖治愈的小说,它以荒诞幽默的笔触揭示了现代人内心的焦虑与孤独。故事开始,一位无奈绝望的中年人,选择在新年来临前的早晨,用一把玩具枪抢劫银行,可到了银行后才发现这家银行是无现金银行。行动失败的劫匪仓皇之中逃到一间位于大楼顶层的待售公寓,里面全都是正在看房子的潜在买家。由此开始,抢劫案变成了劫持人质案。等警察审讯完后才发现,这场劫案没有坏人,只有一群“被生活逼到墙角”的普通人。其实有时候,我们需要的不是答案,而是有人愿意聆听,在焦虑时,一句“我懂”比解决方案更治愈。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 “放下‘必须立刻变好’的执念,试着对信任的人说一句:‘最近我真的很累’,或许这样能更好的调节自己。”请允许自己的“不够好”,接受自己的“不完美”。书里的人质、劫匪、警察全员都是“失败者”,但失败才是人生的默认设置。 就像手机系统总在更新,人生也需要允许“bug”存在。微小的善意也能拯救彼此。书中最暖心的不是劫案的解决,而是人质们最后默默为彼此做的小事。因为焦虑时代,我们互为解药。
供稿人:张学涛、廖玉莲、高业鸿